朱小慧 栏目: 亿恩观察 3天前
一个均价500元人民币的产品,在70+个国家默默流转,支撑起一家年入27亿的“隐形冠军”,前不久其还准备到港股市场敲钟。
转型新业务,拿下赛道全球第一
根据港交所公开信息,6月25日,酷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酷赛智能”)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有意思的是,酷赛智能做的不是智能家居、智能音频等比较常见的出海产品,而是在跨境消费电子赛道中少有人做且被头部品牌严重瓜分的智能手机。
但最开始,酷赛智能也不是做智能手机的。2006年,在家电巨头奥克斯工作10年的陈凯峰选择在消费电子之都——深圳,成立酷赛智能,以印刷电路板组件的设计开发为主要业务。
2007年,酷赛智能设计并开发出公司首个双卡双待功能印刷电路板组件。在技术上的突破让酷赛智能开始有了新的发展规划,2009年,其开始生产销售手机,并推出自有品牌“酷比(koobee)”。
两年后(2011年),推出旗下首款消费类智能手机;2012年酷比(koobee)被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评为“年度十大时尚消费电子产品”;2017年成立ODM业务部;2018年开始向海外市场发行智能手机,开拓国际市场;2021年成立北美分部。
到2023年8月,酷赛智能旗下的E20型号手机产量已经达到100万台,E系列产品累计出货突破200万台。
上述发展历程中,有几个重点节点。比如推出消费类智能手机的第二年(2012年),酷比Koobee品牌下的产品就一度跻身中国智能手机市场TOP10行列。
但这之后几年时间里,华为、小米等头部品牌的竞争速度加快,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于是2017年酷赛智能收缩自有品牌业务,重点发展ODM业务。
这一战略使其避开与巨头们的正面竞争,转而专注为海外本土品牌及电信运营商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即涵盖产品研发到制造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一业内人士对亿恩网表示,“酷赛其实是中国手机产业链进化的一个缩影。2010年前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刚开始热起来,品牌多、机会也多。但机遇时间点也就几年,一个赛道发展起来就会形成规模化的巨头,所以像酷赛这种中小品牌的空间就变小了,转向ODM模式反而是给自己找到了适合的生存空间。”
凭借ODM模式,酷赛智能如今发展确实不错。按出货量计算,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酷赛智能出全年出货量达到600万台,是全球第二大面向本土智能手机品牌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为120万台,在该赛道中升至全球第一。
利润实现翻倍增长
随着从OBM业务到ODM业务的重心转移,酷赛智能的产品市场不断拉大。目前,其已覆盖全球73个市场,客户包括美国前五大电信运营商中的3家,以及中东、南亚等地区的头部本土品牌。
从业务来看,酷赛智能主要有三大板块:智能设备(包括消费类智能手机、三防手机及物联网产品)、印刷电路板组件及互联网服务、其他业务(如物料采购、定制化设计服务等)。
凭借着产品在市场的布局不断加深加大,2022年-2024年,酷赛智能的营收分别达到17.13亿元、23.02亿元和27.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9%;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2.06亿元和2.07亿元。
其中,智能设备业务是重头,2024年就贡献了73.5%的营收,消费类智能手机收入占比最高,达70.7%。
从产品来看,毫无疑问,酷赛智能的智能手机产品主打中低价位市场。2024年,其消费类智能手机平均售价约为500元人民币,远低于全球智能手机的均价(2024年为356美元,约合超过人民币2500元),仅为五分之一。
不得不承认,性价比是中国产品出海难以被企及的关键优势,而这又得益于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这使酷赛智能盈利实现了稳健增长。
市场布局方面,酷赛智能主打差异化。
在北美,与当地运营商合作推出定制机型;在拉美、中东、南亚及非洲,凭借高性价比产品迅速打开海外市场。2022年-2024年,其海外市场收入达到10.44亿元、15.37亿元、17.66亿元,其中美洲地区市场表现最优。
2024年,酷赛智能美洲市场的收入由2023年的5.37亿元增长了42.5%,达到7.66亿元,占其总营收的28.2%。
其中在美国,2022年-2024年收入达到3.11亿元、4.80亿元、6.75亿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18.2%、20.9%、24.9%。可以看到,其消费类智能手机在当地市场越来越受欢迎,与美国客户的合作也逐步深化。
在欧洲,酷赛智能的德国、英国客户由于受到营运挑战而减少了采购量,因此导致这一市场的收入从2023年的1.46亿元减少到去年的1.09亿元,跌幅达到25.2%。
这就是客户集中度高面临的另一层风险。虽然酷赛智能在招股书中表示,与客户的平均合作关系持续时间甚至超过五年,2024年,其主要本地品牌客户和电信运营商客户的留存率分别达到92.9%和100.0%,但市场瞬息万变。
据悉,2024年,其前五大客户就贡献了42.8%的营收,最大客户占比10.5%。
在出海玩家纷纷转型品牌业务的时候,酷赛智能反而做起了ODM,“这个转型很关键,它让酷赛避开了和巨头的正面竞争,找到了缝隙市场,即缺乏研发能力、但又有本地渠道资源的区域性品牌和电信运营商”,一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除上述提到的客户集中度高以外,酷赛智能面临着行业天花板与竞争挤压的挑战。目前全球手机出货量停滞,新兴市场换机周期延长;同时,华勤等ODM巨头出货量倍杀酷赛智能,手机品牌巨头在海外本地化建厂;以及美国市场不定时的关税炸弹。
此次IPO,酷赛智能计划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能扩张、AI技术研发、海外渠道并购及补充营运资金。未来,其将继续深化全球布局,提升产品研发能力,特别是在AI领域的应用,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