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颖 栏目: 亿恩观察 3小时前
简介:在过去的十余年里,瑞贝卡的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在近几年,公司似乎陷入了增长瓶颈期,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许昌,这座城市不仅有广为人知的 “胖东来”,还有假发行业的佼佼者 “瑞贝卡”。2003 年,瑞贝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发制品行业第一股。
瑞贝卡的产品丰富多样,主要产品有工艺发条、化纤发条、人发假发、化纤 假发、教习头、复合纤维材料(纤维发丝)等六大类,在全球拥有“Rebecca”“Sleek”“NOBLE”“JOEDIR”“Magic”“QVR”等自主品牌。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瑞贝卡的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在近几年,公司似乎陷入了增长瓶颈期,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净利暴跌4152.68%,交出3年最差成绩单
瑞贝卡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2.39亿元,同比上升1.1%;归母净利润- 1.18亿元,同比下降1056.08%;扣非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1676.5%。
单季度来看,前三个季度瑞贝卡都是赚钱的。亏损主要出现在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主营收入3.68亿元,同比下降0.1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降4152.6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3340.81%。
仅一个季度的亏损,就将前面三个季度赚的钱全填进去了,而且还形成了较大数额的年度亏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此,瑞贝卡在财报中解释,这是因为其加强了独立站等跨境电商新渠道的宣传推广力度。而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出现较大亏损,主要是由于第四季度独立站等电商渠道建站前宣传推广费用较高,以及年末减值准备计提形成的。
据悉,去年,其营销费用较上年度增长62%。瑞贝卡董事长郑文青去年称,独立站每个月大概需要80万美元收入才能够实现盈利。
事实上,近几年瑞贝卡的业绩持续亮起“红灯”。
通过对其财报分析可以看到,2022 - 2024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始终未曾突破12亿元,且归母净利润呈连年下滑态势。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尚有3394万元,第二年,却只有1230万元了,而到了2024年则直接巨亏1.18亿元。
诚然,瑞贝卡将2024年的巨亏归因于独立站建站前高额的宣传推广费用以及年末减值准备计提。然而,对于2022 - 2023年间净利润的持续下滑,单纯用独立站推广费用这一因素来解释显然并不合理,背后必然还存在其他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亿恩尝试分析其中原因:
其一,市场竞争激烈。发制品行业日益成熟,新进入者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的涌现,抢占了市场份额,对瑞贝卡的销售造成冲击,导致其产品销量下降,进而影响净利润。
其二,美国市场需求疲软。瑞贝卡海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较高,而美国是其重要的海外市场。近年来美国市场整体需求疲软,叠加经销商自身库存压力、电商冲击等因素,公司传统的大客户经营受到挑战,产品销量下滑,影响了公司的收入和利润。
其三,销售渠道变化冲击。线上销售平台崛起,发制品制造商与终端消费者之间的链路缩短,传统销售链条中的多个中间环节被削减,使得制造商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瑞贝卡可能未能及时适应这种销售渠道的变化,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其四,行业规模限制。发制品行业总体规模偏小,信息获取渠道受限,公司在市场拓展、成本控制等方面可能面临更多困难,限制了其盈利能力的提升。
信披存在多项问题,董事长等三人被警示
在2024年年报发布当日,瑞贝卡同步发布了一则关于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公告指出,因信息披露存在多项问题,瑞贝卡及其3名相关责任人被采取警示措施。
经河南证监局查明,瑞贝卡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未按规定在 2021 年年报、2022 年半年报和年报、2023 年半年报和年 报、2024 年半年报中披露公司与关联方之间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以及因关联方 之间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产生的资金占用事项。
二是公司与关联方之间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未及时披露。
三是公司 2023 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
四是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
五是部分董事、监事薪酬未经股东大会审议。
经河南证监局称,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5号——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相关规定。
郑文青作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建锐作为公司财务总监、胡丽平作为公司董事会秘书,未勤勉尽责,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瑞贝卡近期遇到的麻烦事不止这一个。前段时间特朗普砸下的关税大棒,也落在了它身上。
此前,有投资者询问美国全球加征关税对瑞贝卡业务的影响。瑞贝卡回应称,近年,公司对美出口年均约3亿元人民币,占公司销售收入比重约为25%。因公司在欧洲、非洲、南美、中国市场有销售,美国本次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有限,总体可控。
尽管瑞贝卡的回应显得颇为淡定,但不容忽视的是,但美国市场作为其占总营收达四分之一的关键板块,一旦因关税政策产生波动,无疑将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或将直接影响瑞贝卡的产品定价与利润空间。为消化关税成本,公司要么提高产品售价,这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客户流失;要么压缩自身利润,进一步加剧业绩压力。同时,竞争对手可能借机抢占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打乱原有的市场布局。
而信息披露违规问题已引发市场对公司治理的质疑,此时若美国市场受挫,将使公司在资本市场和客户心中的形象受损,阻碍业务拓展与品牌建设,后续的战略转型与业务调整也将面临更大阻力。
写在最后:
从国内发制品行业第一股到如今的巨亏困局,瑞贝卡的发展轨迹令人唏嘘。这家曾风光无限的企业,若想扭转颓势,亟待探索出一条破局之路。
好在瑞贝卡已积极行动。在跨境 C 端业务上,公司持续巩固速卖通、亚马逊等传统电商渠道的优势地位,同时加大对 TEMU、SHEIN、TikTok 等新兴平台的开拓力度,加速布局电商新赛道。特别是 2023 年重启的境外跨境电商独立站业务,更是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目前业务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月均增速高达 10 倍甚至 20 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然而,瑞贝卡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此。2024 年年报发布后,一位拥有 20 多年工龄的老员工直言,当前瑞贝卡产品竞争力下滑,市场定位模糊,导致老客户订单大量流失。曾经的行业龙头走到如今的境地,根源在于管理层面的深层次问题。
未来,瑞贝卡若想真正实现破局,不仅要持续深耕电商渠道,提升业务增长韧性,更需要从管理革新、产品升级、市场定位重塑等多维度发力,才能重获市场竞争力,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