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晶晶 栏目: 亿恩观察 4天前
简介:当跨境社交电商业务萎靡,吉宏股份开始走下坡路,2024年业绩明显不好看了。
当跨境社交电商业务萎靡,吉宏股份开始走下坡路,2024年业绩明显不好看了。
由于所处的行业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在难以获得更多的市占率的情况下,公司将重心更多地放在“蹭热点”上,然而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
营收和利润均出现明显下滑
4月初,厦门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宏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5.29亿元,同比下降1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下降47.28%。营收和净利润在2024年双双下滑!
吉宏股份的业务主要有两大块——跨境社交电商业务和包装业务。
2024年,公司跨境社交电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3.66亿元,同比下降20.93%,包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10亿元,同比增长0.14%。
近年来,跨境社交电商业务在公司的营收中占比越来越重,电商业务发展也相对较好,在2022年和2023年,该业务同比分别增长9.6%和37.0%。2023年,吉宏股份已经有超六成收入来自电商业务,且这一业务的毛利率超过了60%。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在亚洲从事社交媒体电商业务产生的收入计,吉宏股份在中国B2C出口电商公司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3%。
进入2024年,公司引以为傲的电商业务开始走下坡路。
2024年上半年,吉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4.53亿元,同比下降21.97%;实现归母净利润7236.30万元,同比下降61.80%;其中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滑31.53%至13.84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3.97%。
尽管在下半年电商业务的订单规模有所回升,但公司全年表现仍不尽如人意。
吉宏股份的跨境社交电商业务采用“货找人”模式,通过AI算法分析海外市场,精准定位客户群体,并在Meta、TikTok等社交平台上进行广告投放。公司还自主研发了“Giikin”平台,贯穿选品、广告投放、物流配送等全业务流程,实现了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尽管技术投入持续增加,但该业务的盈利能力仍面临挑战,尤其是在全球消费信心不足的背景下。公司通过调整汇率波动较大地区的投放策略,优化广告投放区域和规模,试图提升业务盈利能力,但效果尚未完全显现。
对此,吉宏股份制定了发展战略,一方面,利用AI驱动跨境电商全链路优化,持续加大人工智能投入,整合供应链、内容制作、广告投放、支付与物流系统,构建“数据为轴”的运营模式,推动降本增效与用户体验升级。
另一方面,加强品牌建设,公司在做大做优独立站跨境社交电商业务的同时,寻求开拓电商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孵化自有品牌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最终实现品牌溢价。目前已打造包括SENADA BIKES、Veimia、Konciwa及 PETTENA等品牌,产品涵盖电助力自行车、内衣、遮阳伞及宠物用品。
后续吉宏股份的盈利大概率还是要依靠电商业务。
截至2024年12月3日,吉宏股份总资产为35.03亿元,较年初下降2.3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71%,现金流的大幅下降反映出公司在运营效率和资金管理方面面临的压力。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为22.2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1亿元;期间费用率为40.30%,较上年同期下降0.1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1.03%,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10%,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2.36%,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789.38%。费用结构的变化也对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
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股份花超2亿
尽管财务状况不佳,吉宏股份仍拟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8元,共计分配现金红利5976万元。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人民币1.28亿元,其中前三季度现金分红金额6817万元,年度公司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为人民币7593万元。
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为人民币2.04亿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112.06%。也就是说一年的净利润都不够分红和回购股份的。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约53万股,占目前总股本约3.85亿股的0.1388%,最高成交价为人民币13.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人民币13.11元/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约723万元。
在2022-2024年度,公司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4.40亿元,占公司2022-2024年度年均净利润的185.63%。
在净利润大幅下滑的背景下,2024年分红力度较往年缩水,看近三年情况,这家公司的分红力度依旧不小。
除了电商业务和包装业务,吉宏股份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次涉足热门概念领域,有明显的蹭热点行为。
2018年,公司在电商业务基础上新增精准推送广告的营销业务,推动互联网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此后,公司更是进行跨界操作,切入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收购古窖酒业,入股电子烟行业有关公司,还参与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早中期元宇宙产业链相关未上市公司。
但这些跨界行动效果并不理想,却引发了深交所的关注,多次发布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迎合市场炒作、蹭元宇宙概念、蹭热点的行为。
蹭热点数次为其带来了股价的拉升,股价大涨期间股东减持套现大赚了一笔。
2020年,受益于疫情下跨境电商业务爆发式增长,公司业绩逆势上升,股价迅速走高,8月总市值一度超过180亿元。
然而,在股价大涨期间,创始人及大股东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减持,套现大量资金。2020年5月到12月,持股9.75%的股东赣州发展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相继减持1958.30万股,累计套现近6.66亿元。2020年9月4日,控股股东、实控人庄浩及一致行动人庄澍、西藏永悦拟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2270.45万股。
大股东减持的同时,公司同步推进2019年12月推出的回购计划。这种股价上涨伴随股东大量套现的情况,容易让市场认为公司蹭热点是为股东减持获利服务。
公司蹭热点的背后原因可能也来源于业绩下滑的压力,希望吸引投资者关注,维持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热度,进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不过蹭热点行为可能会影响市场信任和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