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栏目: 亿恩观察 3小时前
简介:2025年11月13日,欧洲理事会以“应对税收流失与市场失衡”为由,正式敲定将原定于2028年实施的小额包裹征税政策提前至2026年初落地。
2025年11月13日,欧洲理事会正式敲定将原定于2028年实施的小额包裹征税政策提前至2026年初落地。
这一调整并非临时决策,而是欧盟针对跨境电商包裹量激增、本土市场竞争失衡的必然应对——2024年欧盟低价值进口包裹中,91%来自中国跨境小包,总量飙升至42亿件,其中Temu、SHEIN及阿里巴巴国际站三大平台贡献超七成份额。
新政对中国跨境电商冲击巨大:取消价值低于150欧元包裹的免税待遇,增设2欧元/件的强制处理费,还通过数字化海关系统对重点平台包裹精准监控。长期依赖“低价直邮”模式抢占市场的中国平台与卖家,成本结构、运营模式和利润空间都将受到全方位影响。对“薄利多销”的卖家而言,税收优惠消失抽走了商业模式根基,行业阵痛与洗牌已不可避免。
一、卖家之痛:成本攀升与运营剧变
新政最直接且致命的冲击是卖家价格优势的丧失。以一件原价10欧元的商品为例,加征约20%的增值税后,售价将升至12欧元。对价格高度敏感的消费者而言,这样的涨幅足以显著降低其购买意愿。与此同时,在激烈市场竞争下,卖家往往不敢将全部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只能自行消化部分成本,导致原本微薄的利润被进一步挤压,大量中小卖家已面临订单下滑与资金链紧张的双重压力。
除直接税款外,合规成本的大幅上升同样构成严峻挑战。新政要求平台或卖家在销售时代收代缴增值税,这意味着企业需在欧盟不同成员国完成税务注册、申报及缴纳。面对27国各异的税务语言与规则,许多卖家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聘请税务顾问、购买合规软件并处理繁杂文书,中小型卖家尤其不堪重负。部分缺乏应对能力的个人卖家甚至被迫退出市场,或转而依附具备一站式税务能力的大平台,独立性受到严重削弱。
曾作为核心优势的“小包直邮” 模式性价比骤降。新政后低价值包裹查验率从5% 升至15%-20%,清关时效从1-2天延长至3-5天,物流效率下滑且延迟风险激增。有实力的卖家加速转向 “海外仓 + 欧盟本土仓” 模式,通过批量清关缴税、本地发货缩短配送时效,但这一转型需前置大量资金与资源,多数中小卖家因门槛过高难以跟进。这场成本与运营的双重剧变,正推动行业加速洗牌,让中小卖家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
二、平台众生相:各有各的“疼法”
新政之下,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都面临着不同的困境。
SHEIN的 “空运直邮 + 快速上新”模式受创最直接。其日均发往欧洲的包裹70%依赖空运直邮,新政实施后,仅每件2欧元的处理费,就让SHEIN每天多支出上百万欧元,全年额外成本飙升。更致命的是,空运改海运后,原本“7天新品上架”的核心优势被打破,上新周期延长至4周,快时尚沦为“慢时尚”。Zara、H&M等本土品牌趁机反向抄款,进一步挤压SHEIN的市场份额。
Temu的低价策略遭遇冲击。其欧洲站一半SKU价格低于5欧元,“0.99欧元全球包邮”是核心拉新手段。但税后5欧元商品的处理费占比达40%,平台补贴压力陡增。内部测算显示,若维持原价,2026年欧洲市场亏损率将飙升至35%;若提价,转化率将直接大幅下滑。
速卖通虽受冲击,但凭借阿里旗下菜鸟的欧洲最大海外仓网络,抗风险能力更强。其小包业务占比较高,有业内解读,阿里意在推动速卖通从“低价分销”转向“B2B大宗+海外仓” 模式,从 “淘宝国际” 升级为 “阿里国际站零售版”。这一调整虽利于提升品牌形象与利润空间,但如何吸引更多卖家使用菜鸟仓、提高客单价,仍是亟待解决的挑战。
三、破局之道:多维策略开启转型之路
面对欧盟征税新政的冲击,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正从模式、产品、协作三大维度开启转型破局之路,海外仓成为核心抓手。
为规避逐包征税与清关延迟,各平台加速布局欧盟本土仓储。Temu计划在2026年底前将欧洲仓覆盖率提升至80%,并大力引入本土商家,构建“本地供货+本地履约”体系。阿里巴巴则推出“仓配一体化”服务,开放德国、波兰等地仓储资源,帮助卖家降低物流成本。海外仓不仅提升了配送效率,也成为应对税费冲击的关键基础设施。
在成本压力下,卖家纷纷转向高附加值品类以抵消税费影响。速卖通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银发经济”类产品、环保功能性服饰等中高客单价商品在欧洲销量显著增长。同时,市场多元化进程加快,不少卖家将资源转向东南亚、中东等尚未实施类似税收政策的地区,以降低对欧洲单一市场的依赖。
中小卖家通过组建供应链联盟,联合采购认证服务、共享海外仓资源,有效降低个体合规成本。平台也推出“合规助手”“税费垫付”等工具与服务,协助卖家适应新规。正如行业专家所指出的,规则变化在带来混乱的同时,也催生了模式创新的机遇。
总的来说,欧盟提早征税政策的落地,宣告中国跨境电商依赖 “免税红利” 的野蛮生长时代正式落幕。对Temu、SHEIN、阿里巴巴等平台及数百万卖家而言,这场变革既是严峻的生存考验,更是行业升级的重要契机。短期来看,成本激增将加速市场洗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低价卖家难逃被淘汰的命运;但从长期而言,税费压力将倒逼行业回归价值本质,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在本地化运营、产品创新与合规建设上实现质的飞跃。“中国制造 + 跨境直邮” 的旧模式渐成过去,“中国智造 + 本地履约” 的新模式正在崛起,唯有主动适应规则变化、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参与者,才能在全球贸易重构中站稳脚跟。
暂无评论,快来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