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荣 栏目: 亿恩观察 1天前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不再将“宝”只押在美国单一市场。
近日,美国宣布自8月29日起正式取消全球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此举虽显突然,但鉴于今年以来美国政策的频繁变动,亦在情理之中。作为应对,众多中国跨境平台与卖家正加速向其他市场转移重心,加大布局与投入。其中,澳大利亚市场表现尤为抢眼。
广告投入暴增110%,Temu成为澳洲最大广告商
WARC(世界广告研究中心)早在今年3月就曾指出,“以美国消费者为目标的Temu、SHIEN等大型中国零售商已经将广告支出重新分配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其他市场”。这一趋势如今在澳大利亚市场得到显著印证。
受美国关税提高及相关政策不确定性影响,Temu近期显著增加了在澳大利亚的广告投入。
Sensor Tower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Temu已跃升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数字广告商。相比2025年3月,其Q2季度整体广告支出环比提升110%;仅6月单月的投入,就比去年同期高出20%。同期,Temu与SHEIN在第二季度平均每月的广告投放量更是激增了160%。
Bench Media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Ori Gold 在接受采访时证实,Temu正向澳大利亚的Meta、Google、YouTube及应用广告等领域投入巨额资金,深刻影响着当地广告市场的格局。
高强度的广告投放为Temu带来了显著的用户增长。Ipsos iris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Temu在澳大利亚的用户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58%,达到1840万。Similarweb的数据还显示,Temu正积极争夺亚马逊、eBay、Kogan等平台的市场份额。
然而,Temu的猛烈攻势也给澳大利亚本土企业带来压力:一方面,广告成本被推高,压缩了本土企业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Super Retail、JB Hifi等传统零售巨头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仍是未知数。
市场优势显著,中国商品接受度成亮点
Temu等中国平台之所以重金押注澳大利亚,源于该市场展现出的巨大吸引力和独特优势,使其在中国出海企业的全球版图中地位日益突出。
1.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巨大
澳大利亚邮政报告显示,2024年澳大利亚电商规模达到创纪录的69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3219亿)。增长势头延续至2025年,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数据显示,2025年4月至6月,全国线上购物总额达192亿澳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5%,市场活力充沛。
2.消费者网购意愿强烈
目前澳大利亚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6.2%,网购人口占总人口的76.3%,过去五年增长近7%。预计2025年每月将有1829万澳大利亚人进行线上购物。尤为关键的是,受生活成本上涨影响,93%的澳大利亚消费者积极在网上寻求更具性价比的商品。
3.对中国商品接受度高
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澳自华进口总额达1100亿澳元。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今年5月指出,通胀放缓及大量涌入的中国低价商品,增强了央行降息的信心。澳联储也认为,中国廉价商品不太可能取代本土生产,甚至可能使服装零售等依赖进口的行业受益。消费者调研亦显示,价格优势是吸引他们在淘宝等中国平台下单的关键因素。
此外,澳大利亚还有值得称道的特点:文化、选品与欧美市场相似度高,降低了选品和运营的本地化难度;地处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为销售反季节商品提供了机会。对于卖家而言,当地电商平台发展迅猛,也为卖家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选择。
这些显著的宏观优势,为中国跨境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鞋服与包邮,澳洲人难以割舍的心头好
然而,要将市场潜力转化为实际增长,深入理解并精准触达当地消费者是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入了解澳大利亚市场消费者的偏好、决策路径和新兴趋势,对于企业制定运营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鲜明的品类偏好
服饰(45%)、鞋靴(30%)、食品饮料(24%)、书籍/影像制品(23%)、美妆个护(21%)是前五大热门品类,宠物品类(19%)与消费电子(17%)也增长迅速。
预计2025年当地服装市场收入达22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2%),线上渠道占比预计升至32%。运动休闲风与可持续时尚是主流:运动服增速(约5.2%)高于传统服装;68%消费者愿为环保服装支付溢价。
而在鞋靴市场中,靴子是最大细分品类,2024年规模达到23亿美元,同时可持续鞋靴包类产品占比预计2026年达8.9%。
2.理性务实的消费决策
追求高性价比:尤其在服饰鞋靴等品类,消费者倾向搜索“大牌平替”和关注促销活动,习惯比价。
重视品牌声誉(大件商品)与用户评价:购买高价值商品时更看重品牌情感连接;77%的消费者表示缺乏用户评论会重新考虑购买,评论影响力巨大。
3.对配送服务高度敏感
免邮是核心吸引力:86%消费者将免邮视为最具吸引力的点。
对运费容忍度低:虽然对小件商品加急配送接受度上升,但对大件商品高运费容忍度显著下降;97%受访者表示过高配送费会导致其放弃购物。
重视退换便利性:便捷的“无障碍退换”服务是重要考量因素。
同时,社交购物的兴起与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要重视。调查显示,近半数Z世代和千禧一代每周通过社媒购物,并热衷分享产品视频。并有80%澳大利亚人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因此环保材料产品更受欢迎。
不过,尽管前景广阔,进入澳大利亚市场也需要注意以下挑战:
物流成本高企:地广人稀的地理特点导致物流费用普遍偏高,需精细测算和优化供应链。
合规要求严格:政策虽然相对友好,但需严格遵守标签与认证规定(如“可降解”、“环保”需FSC、OEKO-TEX®等认证),避免虚假宣传。
市场特性决定策略:市场存在单量相对较小等特点,不适合单纯依靠“卷”低价的竞争策略,更应注重产品品质、品牌建设和服务体验,走“精品化”路线。
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加速了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全球化多元化布局。澳大利亚凭借独特的优势,正成为中国出海企业重要的战略增长点。然而,成功深耕澳大利亚市场,不仅需要把握其消费者独特的画像特征,更需要针对当地市场特点,采取差异化、精品化的运营策略,方能在这一充满机遇的市场中赢得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