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栏目: 亿恩观察 3天前
评论区可谓骂声一片……
近日,亚马逊推出了一项新规。与其他政策不同,此次新规的影响力似乎尤为显著,短短数日内已引发了卖家群体的大规模讨论,而且反馈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负面评价。
亚马逊评论新规明日生效!大量卖家发出质疑
2025 年 8 月 4 日起,亚马逊将推出简化的卖家反馈提交体验,因此消费者可以通过可选的书面反馈给出仅星级评级。这种简化的评论体验可以帮助更快地获得卖家评分。
亚马逊方面表示,诚实和真实的星级评定是客户了解其他客户如何看待过去订单体验的重要方式。为了让客户更轻松地提交评分,平台决定将书面反馈设为可选,这将有助于增加评分提交量,并为客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自信地做出购买决定。
当买家提交带有或不带有文本的卖家反馈时,平台会自动寻找滥用迹象,并根据社区准则对其进行评估。如果没有文字,反馈管理工具中的反馈申诉功能将被禁用,适用于所有仅星级评分的评论。如果卖家认为星级评定违反了社区准则,可以通过举报违规行为申请进一步审核。
自2020年以来,全球客户对亚马逊平台卖家的满意度持续下滑。亚马逊的星级反馈变化可能会实现其增加反馈量的既定目标,因为点击星号比写解释更容易。
Marketplace Pulse数据显示,在美国,过去12个月中仅有84.7%的客户对市场卖家有积极体验,低于2020年的92.1%,这意味着数百万次额外的负面体验。这种满意度的下降是全球性的:德国从93.9%降至86.1%,英国从92.5%降至85.7%,印度从80.3%降至53.2%。在五年前开始跟踪的这些市场中,只有澳大利亚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从78.6%升至84.5%。
业内认为,亚马逊评级系统变得更加简单,或许能收获更多评价,但消费者与平台和卖家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
卖家总结新规可能带来的6大潜在危害
可以说,这则新规一出便立马引发轩然大波,卖家几乎不约而同投出反对票,评论区更是清一色的担忧和质疑:
又一个很可能对卖家不利的政策来了。
这绝对是亚马逊可能对反馈系统做的最糟糕的事情。
如果没有文字,我们怎么知道星级评级是否违反了社区准则。
为什么要允许任何人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给卖家打分?
收到 1 星评论的惩罚,永远不知道原因。
这可能会助长同行间不正当竞争行为。
这只会让不良买家更容易对卖家实施报复。
……
总结卖家反馈可以发现,大家普遍担忧新规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平台的恶搞行为,若有人利用规则漏洞进行恶意竞争,市场的公平性将得不到保障。具体来看↓↓↓
无评论的星级评定缺乏背景信息。“无论是受到1星评论的惩罚,还是获得5星评论的好评,永远不知道缘由。”卖家依靠书面反馈来了解客户担忧、解决问题并优化运营。但单纯的星级评定缺乏背景信息,无法明确问题所在(如运输、包装、响应时间等),导致反馈模糊且无益,难以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
客户混淆卖家反馈与产品评论问题不能缓解。亚马逊平台上面,买家常将产品评论误提交为卖家反馈,导致卖家收到与服务无关的评论,如“优质手机壳”或“屏幕保护膜坏了”,这些显然与产品相关,但最终出现在卖家反馈部分。若平台允许无文本的星级评级,买家意图更难分辨。
FBA相关问题常被归咎于卖家。一星评级可能是由于延迟交货、包装损坏、发送了错误商品等造成的,卖家常为FBA失误“背锅”。某卖家表示,自 2023 年以来,收到 98% 的 1 星和 2 星评论都是亚马逊 FBA 的错,并被自动划红线且删除,现在这些问题将无法被区分,买家将亚马逊的运营问题归咎于卖家,最终卖家被差评困住。
没有上诉选项有失公平。禁用星级评级的申诉流程会剥夺卖家对不公正反馈提出异议的权利。
破坏反馈系统的完整性。未来,客户将难以深入了解哪些方面进展顺利,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卖家也只能靠猜测来应对。诚实且透明的反馈需要背景信息作为支撑,否则,它只是一个可能被误解甚至滥用的数字。
损害卖家利益。卖家反馈会影响订单缺陷率、绩效评估及购买按钮资格。允许无解释的仅星级评级,会使卖家面临不必要的风险,尤其在错误或滥用反馈不断增加的背景下。
“不良行为者将能实施大规模、有组织的评论欺诈和黑帽策略。比如希望退款却恶意差评的报复性买家;企图打压对手,减少市场竞争的不良竞争对手;因承运人延迟交货而迁怒卖家的“路过”评级者。”卖家普遍担忧道,自身即将承担新政带来的种种反噬,最终将定格在单量下滑方面。
分析人士认为,卖家反馈对购买按钮的可见性和转化率影响甚微,因为卖家评分并不会显著显示在产品页面上——这是客户做出购买决策的关键位置。与产品评论不同,卖家反馈通常隐藏在辅助页面中,很少有客户会查看到。
但卖家有不同的看法。一位卖家根据经验指出,任何负面反馈或账户健康问题通常会在2 - 3天内对销售产生影响。如今,若客户留下无文字说明的1星评论,每次发生这种情况,购买框份额都可能在30 - 50天内下降2 - 3%。这实在令人头疼。
“卖家本就岌岌可危的单量,经不起任何折腾了。”这位卖家表示,今年以来,订单量下滑得格外严重,这已经无法单纯用年中大促后的消费疲软来解释了。与其说卖家群体抵触评论新规,倒不如说,卖家正向平台呼救,渴望更公平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