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雪苹 栏目: 聚焦北美 1天前
简介: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
继业内传出宇树机器人IPO计划后,又有三家机器人企业迎来好消息,包括星动纪元、云深处科技、汉阳科技等在内均拿下亿元融资。很显然,能被多家资本看好且精准布局,机器人赛道的红利不容忽视。
背靠清华,星动纪元拿下5亿元融资
时间进入7月以来,资本在机器人赛道的动作频频。
首先是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动纪元”)在7月7日宣布完成近5亿元的融资。
本轮融资的背后,不仅有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多家资本跟投,还有华兴资本以独家财务顾问的角色为本轮融资护航。
至此,星动纪元已完成3轮融资,累积金额数亿元,投资方不乏阿里巴巴、联想创投等国内大厂。
这些风投机构和产业基金看中星动纪元并进行重投,不仅有具身机器人赛道前景高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星动纪元在商业化探索初期取得亮眼成绩,已实现硬件层的持续突破。
作为唯一一家清华大学占股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星动纪元团队成立以来吸纳的成员多来自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公司坚持软硬一体技术路线,研发人员占比一度超过8成。
超高的技术投入使得它虽然成立时间只有短短2年,但成果显著。
公司致力于打造“像人类一样有力且灵活身体”的机器人,从关节模组、灵巧手,到减速器、电机等均为自研,使得星动纪元机器人本体不仅在性能逼近人类身体,搭载的灵巧手XHand 1还能拎重物,实现快速跑。
生成的VLA模型ERA-42则将视觉、理解、预测等功能统一到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中,以让机器人像人一样“看懂世界,自主行动”为初衷。如今,机器人通过语音指令便可完成上百种复杂操作,包括分拣、扫码、使用螺钉枪等。
以产品STAR1为例,性能达到天花板级别,可适配全场景各类复杂工况需求,2025年CES上,这款产品被英伟达选为全球14强人形机器人之一。
产品性能优异使得旗下产品一经上市,便拿下大笔订单。
截至今年6月份,星动纪元2025年已累计交付产品超200台,另有上百个订单处于量产交付状态。且这些订单超过5成来自海外科技巨头。
本轮融资过后,星动纪元有望在技术领域形成新的突破,实现产品升级、量产落地的双重飞跃。
云深处科技5亿融资后,重点发力四足机器人
行业资本的热度不止于此。全球具身智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多家新锐企业发力于此,自然资本的目光也不会局限于一家企业。
杭州六小龙之一的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深处科技”)对比业内新秀,无论是融资速度,还是深耕机器人的时间以及在业内的实力都略胜一筹。
云深处科技2017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人形、四足机器人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四足机器人领域的先行者与深耕者。
本轮5亿元的融资过后,云深处科技已累计约7轮融资,其投资方多具有国资背景,诸如邦盛资本、央视融媒体基金、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
与星动纪元一样,云深处科技创始团队同样根源于国内大学,其团队拥有多年腿足机器人研发背景,助力公司产品不断推出的同时,还拿下多个专利。目前已拥有授权专利1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0多项。
今年4月,公司还发布了产品山猫M20,适用于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的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为全球首款,该产品突破应用边界,可实现全域作业。
无论是电力巡检、消防应急,还是物流配送和科研探索等环节,其产品均适用,且公司已在B端做到行业第一,在国外其产品也已实现落地应用。
“云深处科技在机器人运动控制、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等关键环节具备全栈自研能力,技术成熟度与量产能力在国内领先,”这是投资者对云深处科技的评价。
就目前四足机器人市场来看,宇树科技以60%的全球销量份额独占鳌头,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级与行业市场;而云深处科技则在工业级市场表现突出,两则竞争格局初显。
新一轮融资过后,云深处科技除了会进一步通过产品研发和人才引进来巩固公司在四足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外,还会加快其人形机器人、轮足机器人等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投资人争相押注,汉阳科技今年已拿两轮融资
而消费级扫雪庭院机器人汉阳科技作为近几年业内爆火的品牌,在今年依旧备受投资者的青睐。
今年3月份,深圳汉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阳科技”)刚刚完成由元钛资本领投的2亿元融资,紧接着在7月14日又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至此,汉阳科技已拿下7轮融资。本轮融资过后,汉阳科技将资金重点投向技术研发、供应链优化等多个方面。
2015,汉阳科技避开群狼环伺的割草机器人赛道,历经多年研发于2022年推出消费级扫雪机器人Snowbot,40多天的时间便拿下数百万美元的众筹额,也成功打入海外市场,后由扫雪机器人产品拓展到割草、吹树叶等细分领域。
2024年,汉阳科技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其业绩也迎来大爆发,不仅4天收获上亿美元的意向订单,还以第8名的成绩登上“BrandOS 出海品牌社媒影响力榜单”。
随着研发投入的加大,汉阳科技旗下产品也不断完成新的突破。今年,预计汉阳科技的出货量可达到10万台,或实现连续3年10倍增速。
机器人企业多轮融资的背后,无疑为机器人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相信随着企业和资本的推动下,机器人走向千家万户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