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慧 栏目: 亿恩观察 4小时前
1000日元、3美元、1欧元、4迪拉姆……这些数字背后,是亚马逊为抵御Temu等新兴平台冲击而构建的全球低价防御网。
消费者对低价的追求永无止境,而电商巨头间的战争已从快速配送转向极致价格。
亚马逊低价再下一国
当地时间10月16日,亚马逊日本站宣布在该市场推出低价购物平台Amazon Haul测试版,主打1000日元(约合6.5美元)以下商品。
这是亚马逊在全球布局低价战略的最新落子。
通过亚马逊App,日本消费者可以访问这个专门提供低价商品的专区,享受专属搜索、购物车及阶梯式折扣——单笔订单满2000日元减20%,满3000日元减30%。
商品种类也非常丰富,涵盖数十万件涵盖时尚、家居、日用品等多品类的热门商品,售价均低于1000日元。
此外,Amazon Haul还承诺下单商品将在约两周内配送完成,买家亦可在商品到达后15日内因个人原因选择退货。
亚马逊方面表示,Amazon Haul旨在通过丰富的商品选择与低价策略,为日本用户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并助力本地电商市场的活跃与多样化发展。
可以看到,Amazon Haul上线日本,是亚马逊进一步拓展其低价市场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日本市场需求变迁的选择。
日本政府机构经济产业省的数据指出,2024年日本B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为26.1万亿日元。其中1000日元以下轻小件商品因高频消耗属性,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而作为亚马逊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曾有数据表明日本站的访问量约占亚马逊全球总流量的10%,是仅次于美国站的第二大站点),其在日本累计投资超6万亿日元,建成25个运营中心与50余个配送中心。
这些都能为低价商品的履约效率提供保障。
另外,日本海关对1万日元以下的商品免征关税与消费税,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早些时候,曾有外媒报道称,低价商城将是今年之后亚马逊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看来,并非空谈。
进入2025年,亚马逊明显加快了低价平台的国际化步伐。先是在欧洲多个市场推出Amazon Haul,随后将Amazon Haul扩展到澳大利亚,Amazon Bazaar也进入了墨西哥市场。如今,Amazon Haul登陆日本,完成了在亚洲重要市场的一步关键布局。
低价战场的早期探索
市场普遍认为,亚马逊的低价是被Temu“逼”出来的,是被全球经济下行、消费疲弱的大背景催化加速的。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以上两个原因确实是其加速布局的关键。但事实上,这份野心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亚马逊在多年的反复试错中方向逐渐变得清晰。
资料显示,最早在2014年,亚马逊曾在美国市场尝试过分出一个“低价板块”,彼时推出的Prime Pantry曾是亚马逊低价日用品的核心载体,通过“批量采购+固定配送费”模式覆盖刚需品类。
但Prime Pantry仅服务于亚马逊会员,会员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采购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包括母婴用品在内,亚马逊Prime Pantry以“低价还打折”的噱头迅速获得消费者的疯狂参与,据悉巅峰时期占据美国线上日用品市场12%的份额。
之后随着消费者对“即时配送”需求的崛起,Prime Pantry的“5.99美元固定运费+35美元起购”模式逐渐失宠。最终亚马逊正式关停该服务,将商品并入主站,“粗放式低价”暂时被宣告了失败。
直到2021年,全球消费市场对刚需以及非刚需商品的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性价比偏好”开始显现,亚马逊意识到中低端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其在美国市场外再启低价尝试。
同年7月,亚马逊在印度推出“Multi-Seller Flex”计划,允许中小卖家通过第三方服务商复用亚马逊Prime物流标签,将本土日用品的配送成本降低。
这一举措被视为Amazon Bazaar的“前身试验”,虽然未形成独立平台,却为后续新兴市场的低价运营积累了本地化经验。数据显示,该计划上线半年内,印度站10美元以下商品订单量得到了可观的增长,验证了低价策略在下沉市场的可行性。
2023年成为战略转折的关键年。
彼时Temu在美国市场的下载量已多次超过亚马逊,SHEIN更是稳居全球时尚类购物网站访问量榜首,TikTok Shop的“社交裂变”型电商也来势汹汹。
面对冲击,亚马逊也开始密集调整策略:推出平台补贴折扣、增长大促等。但这些“被动防御”效果有限,Temu仍以远低于亚马逊同款商品的价格快速掠夺用户,倒逼亚马逊下定决心打造独立低价平台。
启动“双轨”攻防布局
2024年,亚马逊低价利器终于杀出,以新兴电商市场为主的Amazon Bazaar、瞄准成熟电商市场的Amazon Haul相继落地。
2024年4月,当印度本土平台Meesho正以“高性价比”和“0佣金”狂飙时,Amazon Bazaar干脆利落地亮出杀招,用“3-7美元极致低价”的噱头,以低于10美元的日用品和快时尚产品等白牌商品为主打,亚马逊切入了印度低价市场。
此外,针对印度市场特点,Amazon Bazaar不仅支持印地语界面与UPI本地支付,还推出“1美元专区”,配合货到付款服务快速渗透二三线城市。
和Amazon Bazaar的闪电突袭不同,Amazon Haul主要面对人均收入更可观、电商发展更成熟的市场,布局稍显稳健。
2024年11月,Amazon Haul在美国内测,一时间引爆跨境电商圈。
彼时Temu已成为美国iPhone下载量最高的购物应用,全球用户在极短的时间里突破上亿,累计下载量突破7.35亿次,其中美国下载量超过2亿次,直冲亚马逊的用户基本盘。
2024年,Temu GMV预计达到540亿美元,仅第二季度GMV就有约110-12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贡献了当季全球GMV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此背景下,Amazon Haul成为亚马逊防御低价市场的核心武器。
以“疯狂低价”“最畅销”等标签,Amazon Haul正面迎战Temu,商品价格锁定1美元-20美元,比Temu平均低15%-20%,且覆盖Temu所有热销品类。
甚至在黑五期间,亚马逊砸下重金推出“50%全场折扣”,配合APP首页的橙色专属入口,流量大幅上升,热销商品数量从内测时的数百种激增至2700种。
面对全球电商市场竞争格局的巨变,亚马逊在细分市场推出了针对性的低价平台。
但亚马逊并未“失去理智”,不是直接在主站全面降价,而是在亚马逊APP内设置独立入口,开辟独立的低价阵地,在保障低价的同时,继续强化其在品质、物流与品牌信任方面的优势。
避免分流主站高端用户,同时又用低价噱头吸引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亚马逊主打“通吃”。
在新兴市场,Amazon Bazaar低价打法更为极致,因为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更高,所以要在此类市场迅速建立影响力,就需要具备足够的价格冲击力。
通过“1美元专区”、“批量购买折扣”等,亚马逊推出的低价商城刺激了所在市场的冲动消费,虽然本土电商平台仍占据极高的市场份额,但未来空间难以估量。
精耕成熟市场
到今年,亚马逊的低价布局进入疯狂扩张但又精细化的阶段,Amazon Haul率先出手,依旧要完成成熟市场的全覆盖,策略鲜明差异。
3月,外媒报道透露,亚马逊正将Amazon Haul扩展至美国以外,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欧洲推出。
亚马逊的部分招聘信息表明该公司正加快Amazon Haul的国际扩张步伐,比如Amazon Haul业务相关的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产品经理等。
内部文件也显示,Amazon Haul的全球扩张已成为2025年亚马逊战略重点之一,未来将在美国及国际市场大规模推进。
4月,多个卖家表示已接到Amazon Haul欧洲五大站点(德、法、意、西、荷)的招商邀请,且采用的是“高门槛邀请制”,要求卖家近12个月亚马逊销售额不低于200万美元,且商品需通过CE认证与包装法审核等各项欧洲市场所需认证。
5月,Amazon Haul进入英国市场进行测试,产品包括来自时尚、家居和生活方式等多个类别的数千种产品,延续20英镑以下价格带策略,大多数产品低于10磅,“超低价”标志的商品甚至低至1磅。
6月,Amazon Haul测试版在德国启动,仍旧集成于现有的亚马逊App中,提供时尚、家居和生活类产品,价格大多低于10欧元,所有商品均低于20欧元。促销活动包括:订单满50欧元可享5%折扣,满75欧元则可享10%折扣。
8月,亚马逊英国站正式宣布Amazon Haul上线,除低价外,还可享受额外优惠,包括订单满50英镑可享5%折扣,订单满75英镑可享10%折扣,订单满15英镑提供免费送货服务。
8月,Amazon Haul测试版在澳大利亚推出,称将为消费者“提供数十万件价格低于25澳元的商品”。
为配合上线,亚马逊在前两周为所有Haul商品提供六折优惠,许多商品价格降至10澳元以下,并对超过40澳元的订单提供额外限时折扣。
10月初,Amazon Haul进入西班牙市场,主打20欧元以下商品,其中大部分售价低于10欧元,部分甚至低至1欧元;10月中旬,Amazon Haul进入日本市场,一步步增加成熟市场的闭环。
深化新兴市场
Amazon Bazaar也同样在发力,一如既往地在渗透新兴市场,今年的扩张聚焦中东、拉美市场。
5月,Amazon Bazaar进入沙特市场,商品售价在90沙特里亚尔以下,其中绝大多数商品价格低于20沙特里亚尔。
7月,Amazon Bazaar入驻阿联酋,绝大多数商品定价不超过25迪拉姆,部分商品低至1迪拉姆或4迪拉姆,覆盖服饰、家居、生活用品等多个热门品类。
亚马逊还宣布在上线首月对所有Bazaar订单提供25%的折扣优惠,吸引用户试用新平台。
除了极具吸引力的价格,“Amazon Bazaar”还提供多重购物优惠和便捷服务。例如,对于大额订单,平台设有阶梯式折扣:订单满150迪拉姆可享5%折扣,满300迪拉姆则可获得10%折扣。
另外,针对当地消费者对“便捷性”的极致追求,推出“15分钟极速送达”服务,覆盖生鲜、零食等即时消费品类,最主要的是价格设置在25迪拉姆,部分商品低至1迪拉姆-4迪拉姆。
8月,Amazon Bazaar墨西哥站上线,大部分商品售价低于11美元,还设有一个专门区域,商品售价均不超过3美元。品类广泛涉及时装、家居、美妆、运动、厨房、办公、手工艺、园艺、电子产品及宠物用品等。
以“线下集市数字化”模式,通过“主题精选”界面呈现本土特色商品,从3美元-11美元价格带切入,联合网红发起“10美元挑战”,即鼓励用户用10美元完成日常采购并分享至社交平台,话题在TikTok获得大曝光。
在促销策略方面,Amazon Bazaar墨西哥站还推出了批量购买优惠机制:单笔订单购买五件及以上商品可享受5%的折扣,购买十件及以上商品则享受10%的折扣。这一模式契合了低价平台用户的消费习惯,即倾向于一次性购买多种小件商品,往往带有冲动性。
在核心的印度市场,Amazon Bazaar持续深化供应链整合,2025年已助力出口超130亿美元,美容品类、服装品类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有数据显示,Amazon Bazaar推动亚马逊在印度的市场份额提升5%,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较主站更高。
以单一城市为例,日前外媒报道称,10月Amazon Bazaar在印度安得拉邦的订单量同比增长26倍,新用户数量同比增长4.2倍。
其中,印度安得拉邦的一个城市——Visakhapatnam表现尤为突出,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2倍,其中在节日期间增长达到2.2倍。
通过低价策略与广泛的商品覆盖,Amazon Bazaar在节庆期间进一步拉动了线上消费需求的增长。
2024年上线,Amazon Bazaar已迅速发展为印度最具性价比的线上购物平台之一,目前提供超过2000万种价格低于600卢比的商品。
随着Temu等中国高性价比电商平台在欧洲、北美、亚洲等全球市场的快速扩张,亚马逊也正使用“双轨”策略加速强化自身在全球低价电商领域的竞争力,未来血海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