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雪苹 栏目: 亿恩观察 4小时前
简介:跨境电商带火产业带人才争夺战。
跨境电商带火产业带人才争夺战。
在广东惠东女鞋产业带经营一家老牌鞋厂的傅丽娜,最近忙得有些“焦头烂额”。
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在跨境电商SHEIN平台的品牌店铺开通之后,持续涌入的订单对原有产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工厂产能的持续扩大,招人用工的需求也随之飙升。
“工厂现在已经从年初的100多人扩张到200多人了。”傅丽娜说。
伴随着跨境电商与产业带的深度融合,不少产业带上企业的用人需求,正在新的变化中迎来飞速增长。
根据市场机构最新发布的《2025届大学生就业供需洞察报告》,显示高校毕业学生规模预计达到1222万人,择业偏好清晰,IT互联网、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等产业备受青睐。与此同时,“新兴产业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加速崛起成为市场新宠,人才就业市场既面临转型也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傅丽娜作为身处最前线的企业经营者,感受最为深刻:“现在这200多人还是不够,后续还想招一些更具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放眼全国,傅丽娜并非个例。在以SHEIN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直接推动之下,从东南沿海到内陆腹地,产业带上“做跨境”的热潮挡都挡不住。大量品牌商、贸易商、制造型企业都往出海赛道挤,直接点燃了人才市场的需求热度。
跨境电商带火“人才争夺战”,百万年薪难招人
随着海外订单不断上升,跨境电商公司招聘不停,热门岗位空缺成为常态。
广东一家主做欧洲、北美市场男士牛仔裤和配件的贸易商负责人透露:“出海是我们铁了心要走的路,现在急着招眼光准的选品师和跨境运营管理师,得把国内外的供应链、销售资源打通理顺,让产品进入更多新市场。”
一家出海企业正在加紧生产海外零售订单
浏览一众招聘网站后可以发现,大量跨境电商运营、信息流优化、美工、配/理/捡/发货等岗位都在急招,且薪酬不菲。就算是零经验的大学应届生,也能开到7000-13000元的薪酬,还包培训;要是懂小语种的运营,薪资能开到两三万。
珠三角有家做跨境女装的企业,年销售额能到6个亿,负责人说他们给高级选品师开了百万年薪,可还是招不到人。
薪资的“水涨船高”,本质是市场价值的映射。有人高薪求人才,有人干脆就自己一步到位当老板。
身处产业带腹地的95后小伙刘阳,因父母本身就从事外贸行业,从小便耳濡目染,读书期间适逢跨境电商在国内出圈爆火。大学毕业后果断选择紧跟趋势,一头扎进跨境电商。他深知国内制造业的深厚家底和家处产业带的优势,只消选准合适的出海品类,选对优秀的跨境平台,打开国际市场根本不是难事。
“在SHEIN开了店后,销路一下就通了!从益智玩具到户外玩具,第二个月就卖了80多万元”。
如今,刘阳的公司正在扩大规模,忙于招募更多“帮手”,想借着这股劲儿往更大市场冲。和傅丽娜等一众抢得时代风口的出海企业一样,面临着增产、招人的甜蜜烦恼。
绝境翻盘,她连亏2000万后靠跨境电商再扩招100%
傅丽娜在惠东的女鞋工厂在做跨境电商之前,和当地多数同行一样,早年都是给国外中高端品牌做生产,为意大利品牌代工的皮鞋在欧洲能卖到3000-5000元,连ZARA全球高管都曾为其品质惊叹。
如今,有些牌子现在还能在一线商场看到。但慢慢的,好多工厂跟不上市场潮流,就被消费者抛在脑后了。
傅丽娜比较早察觉到风向变了:“我们本地做鞋都四十多年了,一开始是手工鞋做内销,后来做外贸加工,再后来跟着做淘宝这些国内电商。到这两年,周围老板基本都在试跨境电商。”
多款惠东女鞋产业带制造的出口产品
不过转型哪有那么容易?2020年前后,她因为订单压货亏了1900多万;2023年试着给国内网红直播供货,又积压600多万库存,两次转型失败几乎让工厂陷入绝境。
直到2024年入驻SHEIN后转机出现,傅丽娜根据海外市场需求调整产线,将符合国际标准的新款高跟鞋上架,如今做到每个月销售额稳定在300多万。
更显著的变化则体现在企业规模上:员工从100多人扩招至200余人,新增视觉设计、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岗位;厂房从2000多平的旧场地,升级为近8000平的新厂区。
从亏损2000万到逆势翻盘扩大再生产,也就不到两年时间。如今傅丽娜开在 SHEIN上的品牌店铺还获得了平台“时尚店铺”的认证,凭借亮丽的风格和高品质,开业没多久就吸引超过5万国际粉丝。
在傅丽娜看来,相比纯订单模式的发展,走品牌化道路是穿越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的不二选择。对于大量传统企业而言,跨境电商为其变革带来契机:工厂终于能从“押注大货”转向“按需制造”和“品牌出海”,实现价值蜕变。
星火燎原:跨境电商正在小镇掀起创业就业新热潮
跨境电商的影响力,早已跳出传统外贸大省,渗透到下沉城市与乡镇,重塑着普通人的就业与创业选择。
中部某省小镇上一位96年小伙子,曾是本地工厂的普通工人,2022年春节过年回家突然开了一台市价两百多万的豪车。“大家都去打听,才知道原来他是在SHEIN开了个店,包下了五六层楼做仓库,光打包员工都有几十号,一年销售少说也有好几千万元。”
这位小老乡的传奇创业经历成了撬动同乡创业热情的 “支点”。“那时候我就觉得必须赶紧上车,”一位与他同乡的小老板江诚直言。
在SHEIN买手的帮助下,江诚切入宠物用品赛道,不到一年时间就斩获了500万元的销售额。现在同乡的聊天群,全成了他摸市场行情的渠道。
江诚保守估计,目前已经有1000多位同乡陆陆续续在SHEIN上开了店,尤其今年以来,身边不少一起出海的老板都在新招员工、扩建仓库,小镇的发展更显活力。
这种“个体崛起”的背后,是平台的持续加码助力。SHEIN今年已组织数十场产业带线下活动与百余场直播,覆盖近400城的各类产业带企业;更以广东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身份,建成“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构建“培训-认证-就业” 全链条体系,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结语:跨境电商缔造的“全球人才机遇场”
从傅丽娜老牌工厂提质扩容,到刘阳、江诚这类“后进者”成功突围,跨境电商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写着产业带的发展逻辑与个体的成长轨迹。数据显示,仅服装产业领域,SHEIN就带动贸易出口、生产制造等产业链环节发展,撑起上百万个岗位。
当传统工厂借跨境电商突破增长瓶颈,当高校人才在新兴赛道找到舞台,当小镇青年靠出海实现人生逆袭,跨境电商早已不只是产业带的“出海新航线”,更成为连接全球市场与本土价值的“机遇枢纽”。
一场产业带与跨境电商的深度结合,正在加速促成传统经营模式和人才就业结构并行升级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