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锐杰 栏目: 亿恩观察 7年前
简介:6个案例告诉你,这个问题成智能化产品的死穴
在跨境电商行业,卖家想要把产品销售做得风生水起有两个突破口:1、产品很专业实用性强,2、产品够有趣可玩性高。有心的卖家会发现,智能化已经成了很多品类的大趋势,这些产品更容易大卖。但是,这些热卖的智能化产品也暴露了最大的问题:“隐私”,这会给卖家惹来大麻烦,包括批量退货甚至产品下架。
智能化在玩具、3C、可穿戴设备、以及家居产品上使用最多,但最近发生的几件事都在说明:卖家必须处理好产品的数据安全及客户隐私问题。
Blu 手机在亚马逊上暂停销售,因违反隐私政策
亚马逊去年向Prime会员推出了售价50美元的Blu R1 HD手机,这款手机也成为了2016年的智能手机销量冠军。但最近因为“潜在的安全问题”,即会在用户不知情下向中国公司发送数据,亚马逊宣布停止销售这款手机。
之后,BLU 辩称自己是无辜的,在解释清楚隐私问题后,其产品在亚马逊恢复了上架。
亚马逊Echo被扒出安全隐患
Echo是亚马逊旗下的明星产品,今年Prime Day,它的销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但现在,2017年之前生产的几百万台智能音响被曝存在危险:因为可以随时听到用户说话并记录,一个程序就能使Echo变成一个远程窃听器,一旦接入引导程序,黑客可以用Echo做任何事。
因为有记录功能,Echo曾被卷进一起凶杀案。新的隐患被发现后,在用户和媒体中都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德国销毁并禁售智能玩具"凯拉"娃娃
今年2月份,德国把一款玩具娃娃"凯拉"列为"非法监听装置",禁止销售和持有,并要求已购买的家长将其销毁,在此之前,这款玩具已经卖出了超过100万个。但"凯拉"玩具只是一个开端,德国开始全面检查交互式玩具,并表示"如有必要,将采取进一步行动"。
FBI对智能玩具发出警告
上个月,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日发出一份消费者通知:智能、互动及联网类玩具存在很大的泄露隐私风险,建议父母们在购买前充分考虑安全因素。这是FBI第一次发出这样的警告,它必定会提高人们对联网玩具的风险意识。
因“网络安全漏洞”,大疆无人机被美国军方停用
最近,美国陆军(US Army)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曝光,文件要求各部门停用大疆无人机,原因是存在“网络安全漏洞”,5月份SUAS News的一个报道称,根据大疆无人机的默认设置,飞行记录的细节将被上传至位于美国、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服务器。
尽管随后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大疆无人机能够确保数据安全,美国陆军依然没有撤回停用决定。而此前,在美国陆军军中服役的大疆无人机有300多件。
迪士尼因应用程序窃取儿童隐私被告上法庭
在旧金山法院,Amanda Rushing和她的孩子代表35个州的消费者提交了一份集体诉讼,起诉华特迪士尼公司等四家公司,他们通过在针对幼儿的热门应用中嵌入跟踪工具,收集13岁以下儿童的个人信息,并出售给广告商,这违反了《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
原告正在寻求禁令,来禁止这些公司在未经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和分享数据,并要求这些公司支付赔偿金。
那么卖家要怎样减少这些产品的销售隐患?首先,确保你对产品数据的处理足够安全;其次,在产品说明提供足够详细的产品信息,打消买家的顾虑。但如果你说不清楚产品所收集数据的去向,只能说,你要有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