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慧 栏目: 亿恩观察 8小时前
一瓶矿泉水重量的产品,一群外行创业者,在巨头夹缝中,它用十年蹚出一条中国品牌出海的独特航路。
多款产品稳坐亚马逊类目销量TOP榜
当你在亚马逊上搜索“Mini Label Printer”时,显示在结果页面最前排的一款产品曾在上个月做到单月销量超3万件的成绩。
这是珠海出海品牌Phomemo的长青单品——Phomemo D30迷你标签打印机。据其在亚马逊上架至今已到第五周年,而其霸榜亚马逊细分类目“Label Makers(标签制作者)”BS榜的频率亦是极高,近年来更是稳坐BS榜TOP 1的位置。
在传统打印机聚焦办公与家庭文档打印的背景下,在欧美、日本品牌成熟的现实中,Phomemo一直在想:要如何做出差异化以吸引消费者?
于是,Phomemo从轻量化便携场景切入,爆款产品D30迷你标签打印机的目标使用场景包含手账贴纸、礼品标签、厨房收纳、纹身模板等,覆盖欧美DIY文化中的高频需求;产品定位是“创意工具”而非“办公设备”,瞄准了年轻消费群体(学生、手账爱好者、小型商户)。
这些差异都使其避开了与办公打印大牌惠普、佳能的直接竞争。
此外,极致的产品力才是D30长红于市场的根源。外观上,D30小巧轻便,重量仅285克(相当于一瓶矿泉水),采用热敏无墨技术,降低使用门槛;价格上,定价不超过20美元,仅为竞品的1/3,击中“低成本尝鲜”心理;技术上,蓝牙秒连手机APP,支持复杂排版,操作便捷性远超传统机型。
然而,Phomemo不仅仅只有一件爆款。旗下的纹身模板打印机也曾在亚马逊细分类目BS榜中站到第一,创造过单品月销超46万美元的成绩,就在7月,Phomemo的一款定价为149.99美元的纹身打印机还卖出超2000件,成为亚马逊“Tattoo Machines(纹身模板打印机)”类目BS榜的第一。
贴纸打印机几乎常驻亚马逊细分品类BS榜前排;更有多款A4型便携式打印机深受海外消费者青睐。同时带动了相关耗材如热敏纸的热销,亦多次出现在类目BS榜中。
可以说,Phomemo形成了“硬件+耗材”闭环,全矩阵产品协同爆发。有数据显示,Phomemo单月可以做到在亚马逊上销售额超过1600万美元的成绩。
不仅仅是亚马逊,Phomemo还同时入驻了eBay与沃尔玛作为辅助渠道,配合亚马逊覆盖多元用户群体,虽然具体数据未有查证,但其曾提到两个平台亦是重要的销售渠道。
既是做品牌,Phomemo当然还布局了品牌独立站。Similarweb数据显示,7月phomemo.com的网站访问量达到24.45万次,较6月上涨29.92%,比起一众竞对,这一流量数据可谓可观。
其中,移动设备访问量占比几近70%;按来源地的流量份额进行排名,前五分别是美国(21.45%)、约旦(8.30%)、英国(7.21%)、加拿大(5.96%)、新加坡(5.65%);按流量渠道进行划分,间接访问占比48.75%,直接访问为30.99%,值得注意的是,来自社交渠道的占比也达到了11.35%,可见Phomemo在社媒渠道的营销是有效的。
近年来,Phomemo在社媒上精准营销,在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发起DIY手工大赛,联合西班牙语博主触达西班牙裔社群,通过亚马逊广告精准投放目标人群。
在YouTube上,其深耕教程与测评,频道订阅达到十万级,与赛道KOL如手账博主进行合作,单条视频播放达到数十万,引起手账爱好者的注意,为产品带来极高的转化率。
在Instagram上,以场景化短视频为核心,聚焦办公、手账、收纳等场景进行固定频率的原创内容更新,强化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
在Facebook上策划一些日常的主题竞赛来维持消费者的活跃度和品牌活跃度;在TikTok通过产品标签精准渗透消费群体。
Similarweb数据指出,7月社交渠道的流量来源中,YouTube占比超65%,其后是WhatsApp、X-twitter、Facebook等。
通过种种渠道,Phomemo不断拓宽海外市场,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Google Trends数据表明,自2019年以来,Phomemo在全球开始出现一定热度,此后不断攀升,直至2023年其搜索热度达到顶峰,至今居高不下。
如今,其在全球已覆盖了近200个市场,遍及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累积了3000个合作伙伴、超5000万个用户。
连亏三年“逼”老板卖房
2012年,当通信行业出身的郭晋鹏决定创业时,眼前是看似毫无机会的市场。团队成员堪称“杂牌军”:电子厂质检员、赋闲在家的宝妈、亲戚推荐的下岗工人......
“一群不懂行的人硬闯”,郭晋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形容创业初期的窘境。
虽然早已决定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在郭晋鹏看来,作为全球最大的打印耗材及零配件生产基地,珠海这座全球“打印耗材之都”的竞争对手太多了,同类产品并不具备优势。
郭晋鹏很快就锁定了一个冷门产品——标签色带。当时全球仅日本Brother和美国DYMO两家巨头生产,中国零售价高达90元/盒。
2013年,珠海爱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墨科技”)成立,致力打造爱墨品牌兼容标签色带。
爱墨科技的早期业务模式主要是外贸,借此出口欧美。这很符合当时中国产品出海的普遍现状,即缺少品牌意识、专注代工和外贸批发等。
但初初创业,爱墨科技并不顺利,第一道坎就是产品没有专用的海关编码,且由于市场小众且缺乏品牌认知,上市后产品销量很惨淡。
在这样的境况里,爱墨科技连亏三年,郭晋鹏先后投入400万元,卖掉一套房、另外抵押一套房。
直到2015年,亚马逊全球开店业务进入中国,爱墨科技才开始在平台开设店铺,虽然首月销量仅100件,但逐步打开海外市场。郭晋鹏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条可行的渠道,2016年其又在国内平台天猫上开设了店铺。
可是,一直专注于一个极小品类且单价并不高、门槛相对也不高的打印耗材赛道,能为企业带来多长久的增长呢?
当珠海数百家竞品工厂还在为代工订单争得头破血流时,郭晋鹏却在亚马逊上留意到相关硬件产品市场的缺口,在意识到“海外用户对标签打印机的需求远超预期,而主流品牌却专注于工业场景”这一现状时,其决定研发消费级便携打印机。
2017年,珠海趣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趣印科技”)成立,剑指便携式打印机蓝海。
2018年,建立标签打印机智能制造中心和产品研发实验室,第一台迷你打印机印先森M02上市。
2019年,印先森MO2S、小标首款产M110产品上市,推出的全球首款学习主题错题打印机集拍照搜题、翻译等功能为一体,凭借小巧设计和精准场景定位成为爆款,且实现了用户场景的拓宽,同年海外电商收入突破亿元。
2020年,通过品牌Phomemo推出长青爆款D30系列,此后持续推出多款轻量化产品,满足移动办公、教育、家用等场景需求。而公司再次扩产,总生产办公面积从初创时的480平方米增至30000平方米。
到2022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趣印科技已经成为便携打印机全球销量第一企业,确立了其全球行业市场的领导地位,且这一行业地位保持至今。
2023年,Phomemo产品销量超过685万台,年销售额达到15.4亿元;2024年,Phomemo产品销量已超过700万台,年销售额达到18亿元。而往前看2013年,趣印科技年营收仅400万元。
从最初的50名员工的小规模发展到如今拥有7家制造工厂、拥有2000多名员工,趣印科技走了很多年。
今年7月26日,其投资4.1亿元、占地约9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6000平方米的珠海总部正式启用。趣印科技将依托总部大楼打造“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形成一个产业集聚能力强的综合性研发基地。新总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500万台的最大产能,预计今年产值将超过10亿元。
从打印耗材供应商转型为全球便携打印领域的领导者,趣印科技凭借Phomemo、印先森、爱墨、YCN等品牌,11年将营收翻了449倍。
一棵树到一片森林
避开主战场、深挖小场景,是Phomemo品牌成功出海的黄金公式。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珠海产业集群的隐形支撑,依托“世界耗材之都”的产业链(如纳思达芯片、天威碳粉),Phomemo能有效将新品研发周期大幅缩短,是其快速迭代的底层保障。
在珠江口西岸的珠海,这座以浪漫海滨闻名的城市里,却隐藏着一个全球打印产业的“心脏”。
数据指出,这里聚集着的数百家打印耗材企业,供应着全球78%的色带、68%的兼容墨盒和40%的再生激光碳粉盒组件。从横琴新区的现代化厂房到三溪科创城的研发中心,每天有数百万件打印耗材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支撑着惠普、佳能等国际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20世纪90年代,珠海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日渐形成产业集群,成为一众国际品牌巨头的耗材代工基地。到2010年,珠海已占据全球通用打印耗材市场70%的份额,但代工始终让这一产业集群地显得“廉价”。
且代工模式在任何一个产业带长久发展都会遇到瓶颈,比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利润空间被品牌层层压缩等。
转机出现在2010年之后,彼时全球打印市场因喷墨技术普及而陷入价格战,珠海的打印企业们意识到“不变则亡”,于是开始纷纷研究细分市场。
2016年,纳思达以36亿美元收购美国利盟国际,一举获得2000余项激光打印核心专利,打破美日企业30年的技术封锁。
此后,纳思达在国际的步子迈得更大了,供应全球68%的兼容墨盒、40%的再生硒鼓,通过多个线上平台及线下渠道,不断扩充其海外市场,逐渐成为全球最大通用耗材供应商,2024年激光打印机全球份额第四。
作为全球耗材龙头,纳思达还主导制定再生耗材国际标准,推动欧盟采纳中国环保指标。旗下品牌如格之格(G&G)推出全球首款兼容惠普的芯片解码技术,打破国际品牌的耗材垄断,迫使原装耗材降价50%,如今已经做到全球兼容耗材市占率第一。
这些突破是珠海企业的数千万美元研发投入获得的,也让珠海从“耗材加工厂”升级为“技术策源地”,为后续的整机研发奠定基础。
珠海奔图电子是中国首个掌握激光打印机核心技术的企业,2010年推出首台自主A4激光打印机,打破美日半个世纪的垄断,其还构建了“关键零部件-整机-服务”全产业链,拥有超6200项专利,产品覆盖全球110+个市场,累计出货量超2000万台。
2024年,奔图海外营收占比达40%,金砖国家市占率跻身前三,且在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增速领先。
2025年,奔图发布“扛打”系列打印机,以“连续打印40万页、卡纸率低于0.02‰”获世界纪录认证,成为达沃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会议指定用机。其无缝适配Windows、鸿蒙等20余种操作系统,满足全球客户多样化需求。目前其还通过本地化服务网络,逐步渗透惠普、佳能传统优势市场。
还有天威(Print-Rite),其耗材出口占比超60%,在欧美高端市场复购率领先。
在政策方面,2023年,珠海出台《推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对打印设备及耗材企业给予关税减免、研发补贴等政策支持。同年,办公自动化及打印耗材产业入选《广东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重点发展高端零部件和整机设备。更具标志性的是,珠海国际办公展已连续举办18届,吸引全球16000多名采购商,成为全球打印产业的“风向标”。
“供应链协同+政策赋能”的产业集群效应是珠海品牌的共同优势,当传统制造还在价格红海中厮杀,珠海企业已转向“技术+服务”的全球输出。
在高度集中的市场中,聚焦细分需求、打造“硬件+内容+社群”闭环,中国品牌同样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而非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