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栏目: 平台要闻 1年前
简介:品牌滥用大面积爆发!卖家:申诉太难了
“做亚马逊处处是坑,又一个坑来了。”
“在很突然的情况下,品牌滥用问题就出现了。”近日,多位卖家被品牌滥用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目前来看,造成品牌滥用的因素有多个,其中反馈较多的是赶跟卖问题和律师问题。
中招卖家表示申诉之路并不好走,虽也有卖家申诉成功,但还有诸多卖家被平台判定申诉失败。
品牌滥用大面积出现!卖家中招原因有哪些
近日,品牌滥用问题愈演愈烈,无论是新品牌还是老品牌都不能幸免,甚至有卖家旗下多个账号品牌接连被判滥用,品牌被移除,产品评论也锐减。根据知情人士分析,同一链接不同站点评论同步的前提是链接的品牌名称相同,品牌已备案,若listing品牌被移除,评论自然无法同步。旺季在即,“品牌随时都会掉”的事情却不断发生,中招卖家哀嚎一片:
很突然,也没有其他业绩通知,品牌就没了。
好几年的老品牌,欧洲美国日本全部被移除了,亚马逊想干嘛!
律师正常,只是侵权绩效没来得及处理,但是几个账号品牌都被移除。
品牌前一个月被滥用了,现在其他站点的评论也看不到了。
现在赶跟卖好容易品牌滥用,然后就被移除品牌。
同样被移除,listing编辑权都没了,提交申诉Case一直让等回复。
……
小张详细表示,半月前美国站品牌被移除,品牌功能受限,国际评论不共享。经服务商查询得知自己的品牌代理律师有问题,要么上了亚马逊内部黑名单(有些律师虽不在黑名单里面,但是没有资质也不行),要么正被商标局制裁。
除了律师问题,还有大批卖家因为赶跟卖遭遇“飞来横祸”,目前已有人发出警告:最近不要赶跟卖!被盗图了、标题和文案被抄袭也不要版权投诉、专利投诉。因为不管投诉成功不成功,都可能收到系统通知,因为涉嫌品牌滥用导致品牌备案被撤销!
这让亚马逊卖家惶恐不已,为什么投诉跟卖和律师问题会导致品牌滥用?网传招商经理解释称,亚马逊平台不是处罚投诉的卖家,而是当卖家A投诉卖家B时,平台必须先验证一下”双方”身份,也就是需要验证卖家A是否为品牌持有者,在验证过程中也会去审核品牌的资料包含”注册商标的律师”,在深入了解过程中若发现卖家A的品牌/商标注册律师是”违规”的,这时候就会出现“卖家A本来是要投诉卖家 B,但是导致自己品牌被下架”的情况。
根据知情人士总结,造成品牌滥用的因素不止上述问题,还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1.同一套资料其他站点违规,或者同一品牌不同店铺中有店铺违规(如侵权、测评、二审等),但是问题未解决造成连坐。
2. 品牌已经被备案、授权或者白名单超过5个以上,亚马逊会质疑违规使用品牌备案或者授权的合理性。
3.通过品牌投诉违规行为过于频繁(滥用举报工具RAV和零计划Project zero,超出既定使用范围用途),而且成功率较低(有卖家表示投诉成功率达76%,也被移除违规举报权限,品牌没了),会被认为滥用亚马逊服务,违背卖家行为准则,造成品牌滥用的产生。
4.品牌备案的商标不是自行申请而是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商标本身所在店铺违规、或者商标已经被商标局撤销。网传暴雷的商标、店铺和品牌都会被亚马逊标记,就算重新备案也可能会再次被判为品牌滥用。
据了解,看到跟卖后,很多卖家会使用举报违规行为工具(Report a Violation)进行举报。其实根据平台方面的说法,卖家仅可使用该工具将涉嫌侵犯商标、版权和知识产权的行为向亚马逊举报并寻求处理。只要跟卖的商品确为你品牌的正品,不管该商品来自哪个渠道,都不属于侵犯了你的知识产权,也就不能使用RAV。如果卖家认为跟卖的产品“商品与描述不符”,应前往亚马逊卖家平台 -> 绩效 -> 账户状况,在该页面点击“举报滥用亚马逊政策的行为”进行举报。
申诉成功率非常低?过来人分享经验
遇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目前很多卖家仅停留在第一阶段。
多卖家对照品牌滥用因素一一排查,发现律师问题是主要原因,于是及时更换律师,最终发现还是无济于事。
其中一位卖家表示,早在几月前就被告知品牌滥用,刚申诉回来没多久,品牌又被移除,从亚马逊通知来看,貌似只有用亚马逊方面推荐的律师,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针对律师问题,知情人士表示换律师不一定有用,但是不换律师一定不行。“收到品牌滥用的邮件,有些卖家确实是因为律师问题,有些卖家则不单单是因为律师问题,品牌还有违规行为或者不合规的操作,律师问题只是一个申诉必不成功的因素。”根据知情人士总结,一般品牌滥用申诉所需要的资料如下:
1. 若是自有品牌,需要商家提供商标受理通知书和注册号,若是品牌的代理商或者是被授权品牌,还需要提供商标的授权书。
2. 提供产品图和产品包装图,能够清晰展示logo的实拍图。
3. 店铺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和店铺截图。
4. 真实的采购增值税发票,发票需带有品牌名和产品ASIN、供应商信息等。
5. 品牌官网的销售链接(与备案品牌对应)。
6. 生产证明,例如和供应商的合同或者供货协议等,需要体现品牌名。
根据反馈,申诉特别容易拒死,即使已经申诉成功,品牌也会面临再次被移除的情况;此外,现在申诉所需的时间也非常长,一位中招卖家表示,已经申诉了两个多月了还没结果,另有卖家则已经等了4个月。由于申诉太难,目前已有部分卖家选择放弃。
但也有卖家申诉成功,网传通过招商经理/透明计划经理等内部申诉,通过率和回复速度都不错,只是这个方法并不普遍适用卖家。
另有卖家通过付费经理、发姐夫邮箱等方式成功救回品牌。其经付费经理告知,品牌移除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商标的律师滥用导致欧洲商标被牵连,于是按照律师滥用的思路去申诉,并且每周都写邮件发到姐夫邮箱,每次内容都会改进调整,最终恢复了品牌。
有关品牌恢复,你有什么经验分享?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