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雪苹 栏目: 亿恩观察 3天前
简介:乐聚机器人冲击上市
哈工大90后博士团队创立的机器人企业乐聚智能 (深圳)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聚机器人”),在历经9年技术沉淀后正式启动IPO进程。
乐聚机器人冲击上市
今年10月份,乐聚机器人在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后,正式推进科创板上市进程。
备受瞩目的资本盛宴背后,是深投控资本、中信金石、茅台金石基金等十余家机构的联合押注,既有深投控、石景山产业基金等国资力量护航,也不乏东方精工、拓普集团等产业资本深度绑定,更吸引了腾讯等老股东持续加注。
资本的密集入场并非偶然。9月9日,乐聚机器人已完成从有限责任公司到股份公司的改制,将企业名称变更为“乐聚智能 (深圳) 股份有限公司”,为登陆资本市场扫清制度障碍。
这一系列动作与宇树科技的上市节奏形成呼应—后者已完成首期上市辅导,预计2025年末提交IPO申报,两家头部企业的竞速冲刺,标志着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式迈入“资本化元年”。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融资资金将全部投向“大规模量产与多元化场景应用”,其中苏州生产基地的扩产是核心方向。该基地目前年产能200台,五年满产后将实现3亿元年产值,配合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的提升,单台机器人售价已从早期300万元降至十几万元,成本下探空间进一步打开。
从春晚舞台的机器人表演者到北汽工厂的工业作业者,从国内实验室到全球市场,乐聚机器人的上市之路不仅折射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轨迹,更标志着国产机器人品牌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开始占据重要席位。
订单增长200%,乐聚机器人在全球扩张
在海外,乐聚机器人的扩张早已突破"产品出口"的初级阶段,形成了"核心部件+整机方案+生态合作"的立体化出海模式。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其海外业务已覆盖美国、德国、沙特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制造、科研教育两大领域实现规模化交付。
工业场景中,乐聚机器人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关节模组成为海外拓展的"敲门砖"。这款扭矩密度达200Nm/kg的核心部件,凭借3500元的单价(仅为进口产品的43.75%)和±0.05°的重复定位精度,已批量供应给欧美多家机器人企业。
在此基础上,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Kuavo系列成功进入德国汽车零部件工厂,完成高精度螺丝紧固、重型零件搬运等任务,单台设备日均工作时长超12小时,帮助客户将工伤率降低60%,"高性价比+高稳定性"的组合迅速打开欧洲市场。
科研教育领域则成为海外营收的重要增长极。乐聚AELOS教育机器人已进入斯坦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50余所国际顶尖高校的实验室,其基于开源鸿蒙系统的二次开发平台,让海外开发者的应用开发效率提升30%以上。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乐聚机器人联合华为、中国移动发布的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更吸引了中东主权基金的关注,双方就沙漠巡检、油田作业等特种场景应用达成合作意向。
据公司管理层透露,2025年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00%,其中工业级机器人占比达65%,科研教育类产品占比35%,海外市场正成为乐聚继国内市场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突围全球市场,国产机器人赛道阵营加速
乐聚机器人的上市之路,亦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与全球巨头博弈的缩影。
在人形机器人这一蓝海市场,乐聚机器人既面临着优必选、宇树等国内同行的竞争,也需要应对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国际巨头的挑战。不同品牌的技术路径与市场定位差异显著,构成了复杂的竞争格局。
从核心技术维度看,各品牌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乐聚以"国产化+高性价比"为特色,核心部件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左右,动态控制算法在工业场景中更具实用性;优必选则侧重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化表达,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优势明显;特斯拉Optimus凭借强大的AI算法能力,在自主决策方面领先,但商业化落地进度滞后乐聚约1年;波士顿动力则以极致的运动性能见长,但高昂的成本使其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
在市场定位上,这种差异更为突出。乐聚形成了"工业为主、科研为辅"的双轮驱动模式,工业场景的深耕使其避开了消费级市场的价格战,毛利率维持在50%以上;优必选则聚焦商业服务与教育市场,通过大型活动展示提升品牌影响力;特斯拉则瞄准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万亿级市场,试图复制电动汽车的颠覆式路径;宇树科技则选择四足机器人作为切入点,在消费级与特种场景找到细分市场。
对于乐聚机器人而言,上市既是融资平台,也是业绩考核的开始。从行业规律看,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宽容期通常为1-2年,若无法展示清晰盈利路径,估值将面临压力。
这要求乐聚在三个维度持续突破:一是规模化量产能力,需将年产能从500台提升至千台级别,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二是具身智能技术突破,需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企业的合作,提升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三是海外市场渗透,需在欧美高端制造业市场建立更稳固的客户基础。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人形机器人正从"技术炫技"走向"实用主义",乐聚在工业场景的先发优势、核心部件的成本优势以及生态伙伴的协同优势,有望使其在上市后进一步扩大竞争壁垒。正如创始人冷晓琨所言:"机器人的终极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每一步研发都围绕产业需求展开。"
随着IPO进程的推进,乐聚机器人即将迎来发展的全新阶段。这家从哈工大实验室走出的企业,又会书写出什么样的篇章?
暂无评论,快来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