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慧 栏目: 亿恩观察 3小时前
“一入Temu苦似海”,一卖家苦言道。
上线以来,卖家们受压价、扣款之苦良久,近日甚至还被卖家控诉“过河拆桥”式强制闭店。
Temu强制闭店
作为一个资深的跨境电商卖家,去年,风头正盛的电商平台Temu向Herman抛出橄榄枝,邀请其成为平台半托管卖家。Herman从寻找增量的角度考虑,在平台再三邀请下加入。
凭借着自身在品类运营方面的专业能力,再加上Temu前期特别鼓励,以及允许使用亚马逊仓库的货物发货等官方灵活政策的加持,Herman的Temu店铺迅速步入正轨,销售业绩一路攀升。
但就在前几日,Temu突然通知要关闭Herman的所有店铺,理由是“搬单行为不合规”。
根据卖家圈针对此问题的讨论反馈,Temu在前期为快速推动半托管业务发展,大力招揽并且鼓励亚马逊卖家快速开始售卖,迅速打开局面,主动提出可以用亚马逊FBA库存来发货。
Temu买手在招商群公开发布“搬单”指南,其中卖家如何准备资料,如何联系平台“技术支持”下开白名单,公开明确支持搬单,以催促卖家实现快速开始发货,助力Temu快速发展半托管。
就是这么一个Temu公开宣传,且没有平台技术支持就无法进行的业务方式,突然被Temu官方被平台视为错误和犯规,作为闭店的理由。
据公开宣传资料,“卖家需要准备一个能接收亚马逊邮件的gmail邮箱,将其配置在亚马逊后台,同时也要填写在Temu商家端后台。一个Temu店铺A对应关联一个亚马逊消费者账号a(也就是一个gmail邮箱a),商家要确保店铺A产生的订单,正是由亚马逊消费者账号a下单的,最终gmail邮箱a能收到物流邮件。若卖家拥有多个Temu店铺,那就得注册多个亚马逊消费者账号”,是为“搬单”。
在前期,确实有部分卖家借助这种操作快速在Temu开始售卖,并后续有偶尔使用以补充发货,Herman也不例外。
但早在产品力和运营策略等的加持下,Herman的店铺迅速步入正轨,随之及时迅速转为海外仓备货为主,不再依赖“搬单”操作。且也只有海外仓发货才能取得竞争力,经过认真经营,其所有店铺总利润如今已稳定在单月超160万人民币。
但Temu一夕之间改变了这种局面,以过往平台主动提出的发货手段是错误的为由,关停所有涉及店铺,没有更具体的理由,也没有给卖家一定的反应时间去处理这部分业务的后续事宜,“搬单过的店铺都要关闭”。
Herman猜测Temu是将这些操作视为黑历史,要“合规”经营了。
此外,平台完全不考虑“搬单”量在总订单中的占比情况。Herman提到,其中一个店铺涉及“搬单”的订单,仅占总订单量不到0.7%,也被闭店了。
如今,Herman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由于被Temu强制闭店,他早前为这些店铺储备的约3个月的库存,面临着无法销售的困境。无法转投其他平台,而这部分产品货值超过1100+万人民币。
“我们早就已经是合规经营,正常从平台出单了,Temu不能说关就关啊。况且这些操作一开始就是平台提出并引导我们做的,现在却转头卸磨杀驴,我们投入了这么多心血和资金,一下子全都归零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关店风波,给Herman这样的卖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从未想过,平台支持从未禁止过的事,突然成了大量关店的理由!
——先不说我们具体的损失,作为一个平台不能这样过河拆桥,置商家于不顾,完全没有道义。
——这种出尔反尔的平台,没办法投入去做。认真做会很惨。”
“做得越久,库存越多”
Herman之外,不少卖家表示正被平台“劝退”。
日出近万单的Temu卖家Terry称,“爆单并不等同于挣钱,更有可能是’回本杀手‘。”
据Terry表示,其在Temu上主要还是靠低价冲量,“竞品间价格越低出单量越高”,一单利润不到1块钱。最重要的是,还要承担囤货的风险,如同上述卖家Herman,存货价值1100万,却一朝被平台关闭所有店铺。
此外,受访卖家们还坦诚,比起亚马逊,Temu上的爆款周期非常短,抄图抄品者络绎不绝,“选品再好也挡不住抄袭同款低价内卷”。
平台的跟价和竞价都让卖家苦不堪言。Terry提到,店铺内被跟价的产品有近10款,甚至出现不是同款还被跟价,反馈不仅没解决问题反遭限制备货;另有多款产品在短期内被多次竞价,不限于新品和热品,“不达目标价即竞价失败,下架”。
“几乎每天都在弹窗降价,一不小心就会误点确认,如果降价一次,下次核价就会要求更低,我们现在已经逼近成本价了,不接受的后果就是订单越来越少。无限压缩的利润空间就说明Temu不适合深耕做长久。除非你有足够的精力不断循环上架新的爆款。”
售后罚款自是不必多提,2023年之后关于Temu卖家被平台延期收取巨额罚款的报道层出不穷,Terry亦是受害者之一,“爆单之前一般没什么差评的,但一旦爆单差评就会激增,平台对此进行罚款,标准是按销量倍数扣,我也曾因一款爆品下架后被罚款,一夜扣掉4个月的利润。”
受访卖家还提到,平台的产品资质要求更新得过于频繁,很多时候产品即将上架发现不符合要求了,成为弃置库存,还有的因为不降价而被降流导致库存堆积:
“——做了2年多,没有亏钱,但剩了很多库存,再做下去,库存越来越多。
——做了2年,大概挣了300平方库存吧,钱在哪不知道,但体验了打包的快乐。”
各个平台悉数能见到卖家对Temu的控诉,“或许也确实有人在Temu上赚到钱了,可到最后会不会‘还’回去谁又知道呢?”
除以上吐槽点以外,受访卖家们还提到Temu的系统功能非常不完善、后台程序拖沓、物流收费乱象等。
“进入门槛十分友好,但经营感受自行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