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雪苹 栏目: 亿恩观察 1天前
简介:春促哀嚎声一片,到底谁在爆单?
一年一度的春季大促已至,各位卖家的战绩如何?
3月25日,亚马逊的春季大促正式拉开序幕,不少卖家对这场促销活动抱以较高的期待,但最终的结果很显然:不尽人意。
据卖家们的反馈来看,这次春季大促成了“春季大猝”,不少公司都是哀嚎声一片↓
报了活动,单量反而变少了。
流量没什么变化,大家都促等于没促。
0单,亚马逊还我50美金。
比平时还差,即使报了PD。
活动大概是只通知了卖家,没通知买家。
亚马逊:v我50带你们体验一下春促,纯体验。
一天比一天差,我直接取消了活动。
不难看出,多数卖家春季大促的单量甚至不如大促前,单量没爆不说,Acos反而爆了,个别卖家直呼要亚马逊“退回50美金”的报名费。价格和利润都降了,销售额却跟平时差不多,广告还爆了,你品,你细品。
“这场活动只是让我的花费和Acos爆了,单量压根没可能,”一卖家吐槽道,一个美国小账号在活动开始前3天的单量在455单,活动开始后3天的单量为432单。
仅从单量来看,还不是很明显,但其Acos的表现说明了一切,由大促前的26.56%飙到了33.58%,好一个赔本赚吆喝。甚至还有卖家半开玩笑道:“贤弟创业未半而春促崩殂”。
“报了活动,销量不变,利润下滑”成为多数卖家春促的现状。更销量不佳者,直接取消促销,发现单量还回暖了点。
与多数卖家单量拉胯不同,个别卖家也在大促迎来了单量增长高峰期,诸如家电、电子产品和母婴用品等刚需产品在大促期间占据热销榜单,有卖家的单量同比增长了300%。
卖家李哲谈及大促更多的是没有期待,“去年大促的时间拉得那么长,但销量很一般,所以今年就参加了一个清货的产品,其他链接见机行事。”
从亚马逊对春季大促的要求来看,不仅需要卖家提供一定的折扣,还需要确保产品的星级,对参加大促的要求显然严格。诸如服饰、美妆、运动馆等类目最高的折扣高达40%,庭院、家居等类目折扣最高达3.5%。
但很显然,这波低价策略并未奏效。对部分卖家而言,自己的投入并未获得相应的回报,反而面临亏损的情况。有卖家开玩笑道:“参加大促多是图个心里安慰,不交感觉单量会死,交了反而死得更安心”。
在业内资深卖家看来,眼下这个节骨点上,促销活动效果显然不会好。倒不一定是美国消费者没钱了,而是美国消费者对春季大促还没有形成强大的购物习惯,相较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外国流行的圣诞大促。
另一方面,亚马逊的预热准备也存在问题。不管是去年还是今年,亚马逊的春季大促似乎都是悄悄的开始,留给卖家准备时间过短不说,推给消费者的大促标签也较为隐蔽,以至于有卖家调侃:亚马逊的春季大促忘了通知买家。
不难看出,亚马逊的宣传力度被卖家所“诟病”。从推广来看,尽管亚马逊配备全方位的站外推广方案,但 “spring deal” 标签藏得较为隐蔽,需要点入产品详情页面才能看到。
“亚马逊没有宣传到位”是卖家吐槽单量不佳的原因之一。另有数据显示,亚马逊春促相关的词在ABA排名排到5000+,秒杀费和平时一样。
当下市场的外部环境也在冲击消费者购物的信心。无论是经济断电,还是关税等都向消费者传递了一种低沉的情绪。市场环境不稳定,消费者对经济环境感到担忧,抑制非必需品的消费是自然的。
数据显示,美国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2.9,低于2月的98.3及市场预期,已连续四个月下滑。而美国对华关税的上涨,也让无数中国卖家套上“紧箍咒”,成本上涨,只得无奈提价,让无数卖家的竞争力被削弱。
彼时,竞对平台还在抢夺流量,诸如沃尔玛早在3月14号就开始了超级省钱周,eBay自3月17日开始推出“多买多省”活动等。而Temu更是常年的低价策略吸引大批海外消费者下载并进行购物,吸引流量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分流至此。
销量冲击尚可预知,但大促前的严查却是诸多卖家没有预料到的。
不少卖家反馈,自3月份开始,亚马逊就加大了对店铺的审查力度,一些正准备大促跃跃欲试,却遭遇了账号审核的情况,部分卖家的店铺因此被封,其中被封的原因多是因为亚马逊协议3等。
有卖家因单量激增触发协议3,但视频验证法人太紧张,导致账号被判定为欺诈永久停用账号;也有卖家重复创建变体,铤而走险将自己的产品拆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的ASIN,从而利用每个ASIN能够申请两条免费VINE评论的规则,从而获取大量的评论。
毫无疑问,诸多的封号都是因为销售违禁产品等原因,触及亚马逊红线所致。卖家想要在亚马逊站稳脚跟,前提也是恪守平台规则办事。
亚马逊春促的情况也在折射整个市场行情的变化,老卖家大促陪跑,新卖家若贸然入局则很有可能亏损离场。平台和产品竞争愈发激烈,也彰显了消费者对产品品种、功能、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下,卖家想要寻求新的突破点,除了要在自身产品和运营策略上下功夫外,更多的需要去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减少对单一平台的依赖的同时,提高整体的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