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亚马逊卖家圈子流传新型恶意竞争手法:通过组织大量买家账号点击竞争对手广告并提交“不喜欢”“不相关”等反馈,促使系统判定广告无效并下架,目前已在“dog toy”等竞争热词布局测试。此类操作与丢差评、恶意下单、投诉侵权、恶意点击广告、恶意跟卖、加敏感词等“恶搞六大招”并存。这些行为得逞源于亚马逊系统漏洞,如批量投诉识别不足、广告反作弊系统延迟、AI审查不及时等。卖家需密切监控核心广告展示,对重点ASIN设置CTR、ACOS异常预警,发现可疑行为持IP重复等证据向平台举报,同时做好评价管理与品牌备案以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