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荣 栏目: 亿恩观察 17小时前
1月13日,我国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展示了一份具有意义的报关单。
这是一批从深圳发往日本的翻译耳机,用王署长的话说,这份报关单“为2024年中国外贸的进出口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这条新闻下面,有网友表示:“深圳的翻译耳机,这不就差点@时空壶 名字了”。第二天,时空壶Tikmekettle官微的“认领”印证了网友们的猜想。
(图源:时空壶Tikmekettle官微)
成立两年,产品便登顶亚马逊类目TOP 1
资料显示,时空壶Tikmekettle总部位于深圳,创立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便成为25个首批入选腾讯AI加速器的项目之一。其创始人田力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曾任职于华为全球销售部。
作为竞争激烈的3C类目,耳机赛道一直强敌环立,SoundCore、Oladance、HHO等皆是北美市场的佼佼者。然而,Tikmekettle却凭借自己独特的卖点——切入AI翻译技术,将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结合,开辟了独属于自己的赛道。
Tikmekettle给自己定下的使命是“帮助全球用户进行沟通和连接”,这还要说到品牌创立的初衷。
当时田力的父母出国旅游,语言不通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现有的翻译工具不止需要下载到手机上,还需要先打字再将手机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人们传来递去,相当不便。田力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经过考察后,田力便决定以此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
创立之初,Tikmekettle的目光便放在了海外,并将美国作为第一站。这与美国国情有关,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大国,拥有大量说着不同语言的人种,因此对跨语言沟通工具的需求庞大。
在发展初期,Tikmekettle定下通过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推向目标市场的策略。在电商平台上,品牌通过快速提升产品销量排名,从而获得客户信任和好评,进而推动更多销售并提高品牌知名度。这一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让品牌的市占率在成功超过30%的同时,也在亚马逊上取得了诸多亮眼的成绩:
2018年,其同传翻译耳机WT2 Plus正式量产,并成为该年度美国亚马逊类目销量TOP1;2020年,其旗下WT2、ZERO、M2联合登上亚马逊美国站的类目榜单前三,巩固了Timekettle亚马逊翻译耳机类目Top1的地位。
现在,Timekettle已经成为亚马逊翻译类耳机中不折不扣的头部玩家。
除了在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取得显著成绩外,Timekettle也在积极建设独立站。similarweb数据显示,timekettle.co在1月的总访问量达到22.83万,在2024年11月-2025年1月的月均访问量达到21.94万。
与在亚马逊策略不同,Timekettle的独立站更侧重于打造自身品牌形象,并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通过详细的产品介绍、案例研究和视频演示等内容,展示公司的技术实力、产品特点和应用场景。同时,独立站还注重用户互动和社区建设,以提高用户忠诚度和品牌倡导度。
当然,Timekettle在社媒平台的上也没少“使力”,以YouTube为例,其账号下一个“异国女友见男朋友妈妈”的视频播放量达到21万次。
产品研发是重头,“众筹”验证市场需求也不能少
在美国取到成绩后,Timekettle的出口版图便不断扩张,逐步拓展至欧洲、东亚地区,并进一步覆盖东南亚、南美和澳洲等地,每年整体出口体量增长超过80%。主力产品W系列翻译耳机——也是海关总署展示2024最后一份报关单中的翻译耳机,每年的出口增长更是超过100%。
目前,Timekettle在全球范围内的用户已经累计超过30万名,产品足迹遍布200多个国家,月翻译词汇量突破1亿,覆盖行业超过4300个。
(图源:Timekettle独立站)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Timekettle的“众筹”。品牌成立次年,Timekettle产品WT2翻译耳机在Kickstarter进行了一次众筹。这次众筹相当顺利,获得了1640人的支持,众筹金额超过27万美元。然而其在市场上的反应却不如预期。
随后,Timekettle便继续埋头研发产品,新的产品在众筹中依旧获得了不错的反响:2019年在Indiegogo上发布的全球最小的便携式随身翻译耳机,众筹了约55万美元;ZERO系列则在日本众筹了超过7000万日元,在台湾众筹超过了2200万新台币。
对于Timekettle来说,“众筹”筹钱的“功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测试产品在用户中的反应。在众筹成功之后,Timekettle的产品才会进行下一步动作。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Timekettle的多款产品问市后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当然,能在用户中获得不错反响说到底还是离不开品牌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技术创新。
在市场定位方面,Timekettle作为“提供跨语言交流解决方案的公司”,专注于开发能够帮助用户自然、流畅地进行外语交流的产品。产品设计围绕高频交流场景,如商务交流、旅行、教育等,通过提供高效的翻译工具,解决了用户在这些场景中的痛点。
同时,Timekettle在技术创新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精力及资金方面的投入。资料显示,多年来Timekettle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25%,获得了如IFA科技创新奖、CES创新奖等近百项国际知名奖项,同时还拥有全球百余项专利,构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Hybridcomm技术系统。
另外,Timekettle还通过多价位、多功能的产品组合覆盖了不同的用户群体:如X1同声传翻译和W4 Pro主打国际会议、商务谈判场景,支持20人5种语言同步互译;WT2和W3翻译耳机,聚焦企业日常沟通与跨境协作,兼具便携性与高性价比;T1翻译机和M2耳机,则针对旅游、日常学习场景,强调离线翻译、长续航等实用功能,扩大市场渗透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转型。正如海关总署发言人吕大良司长所言:“大到‘海上巨无霸’,小到翻译耳机,我们样样都能造,质量都过硬。”Timekettle作为这一转型的代表,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对研发的持续投入,正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智造的独特魅力。未来,中国智造将继续作为中国品牌的代名词在全球市场中发光发热。